Saturday, September 28, 2013

穿越明清看皇城 细数北京老城门(组图)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16座城门历经明清两代逐渐修建,各有不同功能,但遗憾的是,这些记录着历史的北京城门并没有被很好的保存下来。据悉,自从民国时期开始拆除部分城门、解放初期为了改善道路交通又拆除大部分城门以来,北京内城原有的9座城门,只余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北京外城原有的7座城门,则无一遗存。所以,而这些城门大部分已经名存实亡、看不见了,只留下一个空泛的地名。


北京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皇城其他:大明门、端门、东三座门、西三座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现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下面,挑选几个在历史的车轮中侥幸存在的几座较为被大家熟知的城门。



内城九门之正阳门


正阳门,元称丽正门,京人俗称"前门",与地安门(俗称后门)南北呼应。瓮城中关帝庙为九门之首,故人称"正阳关帝"。正阳门因皇帝龙车出入此门,正阳门又称"国门"。走“龙车”。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专用的,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一次是冬季,到天坛祭天,另一次是惊蛰,到先农坛去耕地。这两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阳门。


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就是在这里。“大前门”香烟也是由此而得名,您还记得那烟盒上的图案吗?对,那就是威风凛凛的正阳门,反面的图是建于明正统4年(1439年)的箭楼。



内城九门之德胜门


德胜门,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颗粒无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胜门,时逢大雪纷飞,除去一年之暑气,高宗龙颜大悦作御诗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黄顶碑楼,碑之高大,令其它诸门的石刻难以比拟,故人称:“德胜祈雪”。走兵车。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放着一尊炮,不过,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报时用的。每日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一声火炮,城内的老百姓听炮对时。可是,北京城人称“宣武午炮”却不说“德胜午炮”,估计可能是宣武门杀人总在午时,炮声一响人头落地,比德胜门有名的缘故吧。德胜门瓮城内的珍品,应当要数立在中间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石碑,镌有乾隆帝六十二岁时(1797年)的御制诗。这位当时的太上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德胜”二字上很是抒发了一回豪情。



外城七门之东便门


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东便门是北京保存下来的城门之一,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东便门。在当时的形势下,统治者最强烈的愿望是安宁,安宁压倒一切。


东便门角楼的西边,尚残存一段大约1公里长12米高的明代北京城墙遗迹。这段明城墙自东便门角楼直至崇文门十字路口的东侧,下部厚重的城墙与上部的起伏不定的曲线及布满墙头的杂草,营造出了沧桑、古朴的自然环境。由西向东依次建成的“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区,更加衬托出了城墙的沧桑感。



外城七门之西便门


西便门是北京外城西南角城门,位于北京城墙西南端角楼旁边,主要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


西便门与东便门,是北京修建较晚的两个城门,起名时叫“偏门”。后来叫乱了,又成了“便门”。



外城七门之永定门


永定门,以雄伟姿态矗立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老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共跨越了明、清两代。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永定门于1957年被拆除,现存城楼为2004年重建。



皇城四门之天安门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l7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明、清时,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


明清的皇帝们一般都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审要犯(“秋审”)、殿试公布“三甲”(“金殿传胪”)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OJPf-03eBsY/514514.html

夫妻同名同姓同班恩爱21年(图)

1

陈斌嫁给陈斌 21年相敬如“斌”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结婚开房聚餐都要被围观,如今他们以“公斌”“母斌”相互戏称


无论是学生时代的班级中还是工作单位里,两人同名同姓的现象并不罕见。然而,夫妻二人姓名相同的却不多见,家住北碚区的陈斌夫妇就是一对。夫妻俩都在1967年出生,今年46岁。结婚21年来,名字为他们带来烦恼的同时,更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公斌母斌相敬如宾


陈斌(女)是北碚实验中学的英语老师,陈斌(男)是北碚玻璃器皿厂的员工。


昨天,我们来到陈斌夫妇的家中。屋子不大,70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一家三代都住这里。刚进屋,陈斌夫妇就热情地迎上来。陈斌(男)喊陈斌(女):“斌,给记者拿鞋套噻,就在鞋柜的第一层。”“要得。斌,那你去给记者泡茶噻。”陈斌(女)回答。


他们相互称呼着一个同样的“斌”字,虽然听着有些奇怪,却让人心里暖暖的。二十几年来,他们就如此相敬如“斌”,让同事、朋友非常羡慕。“他们两个很好耍,还相互戏称‘公斌’‘母斌’,几乎不吵架,感情好得大家都很羡慕。”他们共同的朋友彭茂林说,“而且,他们从读书的时候都耍起了哦,这样的感情,不得不让我们都相信爱情了。”


高中时读同一个班


1987年,陈斌(女)就读于江北中学高三年级。她妈妈介绍,陈斌(女)本来叫陈彬,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她觉得“彬”这个字太雅,自作主张改成了“斌”,取文武双全之意。


同年,陈斌(男)作为插班生转到江北中学,他的父母取名时倒没有特别思考,就觉得这个字好。


“刚开始,老师同学都叫男陈斌为陈大斌,但是后来来了一封信,上面写着‘陈斌收’,他非要跟我抢。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叫陈斌。”陈斌(女)说。


为了方便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建议陈斌(男)改名叫陈大斌。“我心里想,凭什么让我改名字,不就因为我是插班生嘛。当时还气愤得很,死活不愿意,可是老师同学都这么喊了起来,我也没办法,反正身份证上不改。”陈斌(男)说。陈斌(女)笑着玩着丈夫的手说:“不是我的错哈,我可没让班主任喊你改名字。”


家人和朋友不知道他们班上有两个陈斌,因此寄来信件时,信封写“陈斌收”,他们都以为是寄给自己的,拆错的情况不时发生,有时候两个陈斌还要抢着拆。班主任无奈只好打开信件让两人一起看,看完之后再判断信件归谁。


那些没有落款的明信片常常无人问津,因为两个人都担心错收了对方的明信片。“说不定是知情的朋友恶搞的,想逗我们玩。”陈斌(女)说。


因为姓名确定姻缘


因为抢信、改名的事情,二人慢慢熟络了。高中毕业后,陈斌(女)考上了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陈斌(男)去工厂上班。为了祝贺陈斌(女),陈斌(男)给她写了一封信,称呼“同名同姓的你”。


“收到他的信太意外了,我平时大大咧咧的,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回信聊聊我念书的情况,老师学生中发生的趣事,慢慢地我们每周写一封信就成了习惯。关系也越来越亲密。”陈斌(女)说。


1989年,两人正式确定恋爱关系。1992年,陈斌(女)已是渝石中学的一名教师,陈斌(男)在北碚玻璃厂工作。两人的恋情遭到双方父母不约而同地反对。“除了两地分居,家人更担心我们两家是不是存在亲戚关系,因为名字相同,父母害怕我们是远亲,一再叮嘱我们要好好查询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陈斌(女)说。最后,两人打消了家人的顾虑,走到一起。


“两个人在一起要看缘分,除了志趣相投外,我总感觉名字相同也是一种缘分,冥冥中也注定了这一桩婚事,让我下定决心和她走在一起。”陈斌(男)说。


姓名相同惹麻烦事


1992年1月,陈斌夫妇需要单位介绍信办理结婚手续。各自的单位领导将两人介绍信拿来一对比,却眉头紧锁,怀疑对方证明开错了,怎么会出现两个陈斌?夫妇二人只能费一番口舌向领导解释。


同年四五月份,为了解决两地分居问题,陈斌(女)通过渝北区教委人事处申请工作调动,期间需要填写一张家庭成员表。当办公室人员在“丈夫”一栏发现“陈斌”名字时,不禁批评道:“你把爱人的名字写成了你自己的名字,这么重大的问题视作儿戏,你态度太不端正了。”她急忙解释,工作人员才恍然大悟却又忍俊不禁。


陈斌夫妇到外地旅游住店时更是惹来惊呼。婚后二人去成都旅游,出示身份证与结婚证时,前台人员大呼:“你们快来看,这两口子姓名相同,快来看啊。”引得众人围观。


解决之道:公斌母斌


每每单位同事来电话时,一句“我找陈斌”让家人犯难。后来双方同事知晓此事后想出来一个妙招:称呼陈斌(男)为“男斌”或“公斌”,称呼陈斌(女)为“女斌”或“母斌”。


一时间,这个称呼风靡同事之间,甚至为此闹过一个大笑话。一次,陈斌夫妇陪同朋友们吃饭,恰好饭店老板与陈斌朋友相识,也加入饭局。饭桌上,朋友交谈敬酒中都称呼陈斌(男)为公斌,不晓得此事的饭店老板在饭后开车时直呼:“龚老师,请挪一下车。”开始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可是连呼几声过后,大家意识到他错认为陈斌姓“龚”。


家里人为了区分二人姓名也有妙招。在陈斌(男)家里,他排行老二,于是家人称呼其为二娃,称呼儿媳妇为斌儿。在女方家里,她排行老三,于是家人称呼其为三娃,称呼女婿为斌儿。


“反正就是个称呼,也没得啥子,在家里媳妇当‘斌’,在媳妇家,儿子当‘斌’,大家都挺公平。”陈斌(男)的母亲说。


生个女儿叫陈赟儿


结婚之后,为了方便生活,家人曾一度劝告陈斌(女)改名字,遭到她拒绝。


“名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却增加了更多的乐趣,我们走到一起多多少少也有名字的原因,这是上天注定,也是一种缘分。因为名字相同,我会觉得生活很有趣味,很特别。改掉了名字,我会觉得我们在一起就会失掉一些意义。”陈斌(女)告诉记者。


结婚当年,陈斌夫妇的女儿降生了。夫妇二人查询字典,最终敲定“赟”字作为女儿的名字,它不仅指美丽的容貌容颜,也恰好含有父母名字中的“斌”字,后面增加一个“儿”,表示这是“两个陈斌的宝贝儿”。


陈赟儿现就读于长沙医学院大二,在报名登记时,老师发现陈赟儿将父母的名字写成一模一样,还让她更正。


“其实从小到大都已经习惯了,每次老师们知道真相后都会开怀大笑。我也很高兴,父母的名字给大家带来那么多笑声。”陈赟儿说,“我们家非常和睦,从小到大都是欢声笑语,很高兴有一对同名同姓的父母。”


新闻链接


同名同姓夫妻全国非常罕见


全国同名同姓夫妻非常罕见,近年来媒体报道只有3例。


湖南浏阳市沙市镇,有一对名字都叫李如意的夫妻,于2009年年9月30日登记结婚。去年12月2日,浙江绍兴有一对名为胡立锋的青年结为夫妻。在浙江省桐乡市,有一对名字都叫沈璐的夫妻。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Zf7Lod1lvZA/514513.html

经济陷困境 普京面临执政以来最低增长(组图)

经济陷困境 普京面临执政以来最低增长

去年5月普京就职总统前夕莫斯科反政府集会中一名示威者手持宣传画。一边是原油价格,另一边疑问普京的稳定还能持续多久。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莫斯科 — 俄罗斯经济前景黯淡。官方承认经济停滞,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经济走入衰退。今年经济增长率将是普京执政这些年来最低的。研究报告认为,俄罗斯经济增长潜力已消耗光。俄罗斯高级官员警告说,当前的经济形势甚至比经济危机更糟糕。



*不看好俄罗斯经济 潜力消耗光*



国际知名经济机构最近纷纷调低今明两年的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测。世界银行几天前发表的报告把今年的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测从原来的2.3%下调到1.8%。明年的经济增长率从3.5%下调到3.1%。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认为,今年的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将仅为1.5%。俄罗斯国家统计局上个月发表的报告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仅增长了1.4%。



高能源价格多年来一直是维持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引擎。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仍然保持很高水平,而俄罗斯经济却萎靡不振,显示经济增长潜力已全部消耗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把今年的俄罗斯经济增长下调到2%的同时认为,一方面,俄罗斯仍然保持非常低的失业率。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却保持很高水平,今年上半年的通货膨胀达7.1%。同时贸易顺差的幅度在减少,这些都显示俄罗斯经济运转已到极限。如何刺激经济,将是普京政府面临的非常棘手问题。



*形势严峻 比经济危机还糟糕*



在索契目前举行的经济投资论坛会议上,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乌柳卡耶夫星期五表示,他不认为俄罗斯经济处在衰退边缘。但他认为,今天的这种停滞局面要比经济危机更糟糕。因为危机有开始和结束,但经济停滞却很难预测未来的结果和影响。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当天的发言中也承认当前经济形势相当严峻。他呼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拯救俄罗斯经济。这包括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善投资气候,发展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裁减冗员,提高企业竞争力等。


经济陷困境 普京面临执政以来最低增长

莫斯科市中心




*十多年来最差的经济形势*



一家名叫“经济资本”的俄罗斯研究机构认为,从官方公布的上半年不断下滑的经济统计数字可以判断,俄罗斯经济在衰退。这家机构认为,今年的俄罗斯经济形势是普京执政十多年来最差的。普京当总统第一年的经济增长为10%。普京开始第二总统任期时,当年的经济增长为7%。2010,2011,2012年的经济增长分别为4.3%,4.5%,3.4%。



*普京体制难维持经济增长*



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现在的俄罗斯体制在制约经济发展,因此他们对俄罗斯经济前景并不看好。经济学家尼卡拉耶夫认为,俄罗斯经济目前有95%的可能滑入衰退。虽然投资可刺激经济增长,但不太可能办到。



尼卡拉耶夫说:“这首先应解决投资人提出和顾虑的,妨碍他们在俄罗斯投资的一些问题。这些都已经是老生常谈,我真不想再过多重复,这包括私有产权得不到保护,贪污腐败,法律制度不完善,所以要想经济增长,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束手无策*



90年代曾在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担任过经济顾问的经济学家哈金批评说,俄罗斯经济衰退已有一年,尽管速度非常缓慢,但政府无法改变经济结构,面对经济困难束手无策。



哈金说:“政府里的那些人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一年来面对经济衰退什么都没有做。他们甚至不太清楚目前经济中发生的事情。”



*并非想象悲观*



但俄罗斯乌拉尔西伯利亚投资银行的总经济师最近撰文认为,俄罗斯经济并非象想象的那样悲观。他认为,随着欧美经济逐渐复苏,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增长将拉动俄罗斯经济。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SqK0YeGLMvA/514512.html

狂购金币 罗杰斯赌北韩体制崩溃?(图)

狂购金币 罗杰斯赌北韩体制崩溃?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忘掉印度。北韩成为新一代新兴市场。”



著名投资大佬、罗杰斯控股公司总裁吉姆•罗杰斯(见图)将北韩指为值得投资的地方。罗杰斯当地时间24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应转乘 飞机去缅甸、北韩和安哥拉。在那里,令人震惊且充满希望的事情正在发生。”罗杰斯称北韩为“隐士王国(Hermit Kingdom)”,他认为除了货币价值不稳定之外,北韩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场所。



罗杰斯不止这样说,还行动起来,积极向北韩投资。据悉,去年和今年3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两次国际钱币展销会上,罗杰斯几乎包揽了所有北韩纪念币。



罗杰斯今年3月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购买钱币和邮票是向北韩投资的唯一途径。北韩总有一天将不再作为一个国家存在,(因为稀缺性)所以北韩钱币会升值。”他当时表示,如果北韩继续在展销会上出售金币,他还会购买。



对此,美国媒体“Market Watch”指出:“罗杰斯是在赌北韩体制会崩溃。北韩金币正在升值。”



去年7月,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大通曾秘密向美国财政部申请批准其在中国期货市场上购买北韩黄金。有分析称,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北韩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出口黄金赚取外汇。据推测,北韩黄金埋藏量达939吨,居世界第七位。



对北韩给予高评价的罗杰斯对新兴市场的代表印度做出了否定评价。他指出,印度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率超过90%,贸易收支也处于逆差状态,这将阻碍印度实现快速增长。



罗杰斯表示:“20世纪80年代印度还强于中国,但官僚主义和限制过多摧毁了经济。”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qE07dXUGwGk/514511.html

秋季多晒太阳可抗秋乏(图)

秋季多晒太阳可抗秋乏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民间有句老话,“夏过无病三分虚”,这句话在老人身上尤其明显。中医认为夏天重“暑”,秋天重“燥”,夏秋交接之后,人极易倦怠、乏力等,导致脾虚、胃虚、气虚,老人抵抗力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胃寒吃山药。此时应吃些性温的食物,主食可以改为粳米,健脾胃、补中气。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可以每周吃两次山药炖排骨,也可以与大米、小米、大枣一起煮粥食用。此外,每周吃次清蒸鱼,多进食鸡蛋、莲子。但寒性水果要少吃。

防燥多喝汤。秋燥耗伤人体津液,易造成阴津亏虚。不少老年人会感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瘙痒、大便干结等。鼻、唇干燥者可吃萝卜、芝麻、豆腐、豆浆等。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可以多进补汤水如百合冬瓜汤、山楂排骨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等。并坚持每天补水2000毫升,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湿润。少吃姜、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多晒太阳抗秋乏。老人最易秋乏,这其实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表现。除饮食调理外,作息必须改变春夏以来晚睡的习惯,应“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此外,入秋后,日照时间减少,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因而低沉,所以要增加阳光的照射,晴天时多到户外散步,每天保证半小时。每天喝一杯花旗参茶也有提神补气、抗疲劳的作用。

防病按时服药。9月下旬气温下降,感冒增多,90%以上的老慢支患者也易复发。早晚温差大,因此不要只穿一件过薄或过厚的衣物,可以叠穿两件以上衣物,便于随时调整。睡觉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腧穴都汇集于背部,如果邪风侵入,容易患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三高人群也要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每天监测血压变化、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等。

胃寒吃山药。


此时应吃些性温的食物,主食可以改为粳米,健脾胃、补中气。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可以每周吃两次山药炖排骨,也可以与大米、小米、大枣一起煮粥食用。此外,每周吃次清蒸鱼,多进食鸡蛋、莲子。但寒性水果要少吃。


防燥多喝汤。


秋燥耗伤人体津液,易造成阴津亏虚。不少老年人会感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瘙痒、大便干结等。鼻、唇干燥者可吃萝卜、芝麻、豆腐、豆浆等。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可以多进补汤水如百合冬瓜汤、山楂排骨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等。并坚持每天补水2000毫升,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湿润。少吃姜、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多晒太阳抗秋乏。


老人最易秋乏,这其实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表现。除饮食调理外,作息必须改变春夏以来晚睡的习惯,应“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此外,入秋后,日照时间减少,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因而低沉,所以要增加阳光的照射,晴天时多到户外散步,每天保证半小时。每天喝一杯花旗参茶也有提神补气、抗疲劳的作用。


防病按时服药。


9月下旬气温下降,感冒增多,90%以上的老慢支患者也易复发。早晚温差大,因此不要只穿一件过薄或过厚的衣物,可以叠穿两件以上衣物,便于随时调整。睡觉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腧穴都汇集于背部,如果邪风侵入,容易患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三高人群也要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每天监测血压变化、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等。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fW9S34ds94/514414.html

揭秘:葬在美国西点军校里的中国将军(图)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在美国纽约市北郊“西点军校”的军人公墓里,有一块用中英文双语书写的墓碑,上书“显考陆军中将温公应星府君之墓”字样。如今,这里已成为到西点造访的中国人必来瞻仰的一景。



这个叫温应星的中国人到底是谁?怎么能够葬在美国最著名军校的军人公墓里?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1887年,广东台山县罗洞乡一个官宦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孩子就是温应星。他的父亲为清朝进士,任七品知事。



1901年,温应星入南洋公学(即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学习,后来,他又考上了唐山北洋工学院,曾任粤汉铁路学生实习工程师。有一天,他和同学到北京,正好看到墙上张贴的清廷公费留美招考布告,布告中许诺,凡留洋归来,可优先考举。温应星不禁眼睛一亮,于是就欣然报名参加了考试,不想幸运地一举考中,成为清华学校的留美学生之一。1904年秋,温应星坐船来到了陌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成为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中国留学生。



七个月后,温应星接到清廷的指令,让他立即转入西点军校。此一转折,让他有幸与曾经留级、后来成为名将的巴顿先生成了同班同学。



一进入西点,温应星就抓住时机,刻苦攻读,他的“军事工程”成绩很快成为全班第二名。然而,1909年从西点毕业时,由于一定的语言障碍的影响,在该期一百零三位学生中,温应星的综合成绩只名列全班第八十二名,而闻名中外的二战英雄巴顿将军则是第四十五名。根据史料显示,这一班同学中,光将军就产生了二十八位。在中国学生留学史上,温应星是第一个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



温应星从西点毕业的时候,正是清廷快要灭亡的时期,出国前清廷对那些留学生许下的诺言已经难以兑现了。所以,温应星回国以后并未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好先在广东军校担任数学教师。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他便追随孙中山。孙中山看他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又能说流利的英语,就把他留在大元帅府做自己的英文秘书,后来又调任第三科科长。然而,这一切对他来说似乎依然不是很适应,他一个西点军校的“军事工程”高才生,在派系复杂、军阀割据的中国,尤其是在官场,失去了发挥能力的空间。



1921年年初,为了摆脱日本人对奉系的要挟,张作霖决定向美国政府求助,打算聘请一位资深的美国军人来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在美方派来的顾问当中,有一位名叫费霖的陆军少校,恰好是温应星的同班同学,就对张作霖说:“你们中国就有西点毕业的专业人才,为什么还要花大笔钱找我们美国人来?”他就把温应星推荐给了张作霖。此时,南方的国民政府正有意在军阀中安插势力,也就很爽快地把温应星安插到奉军任职。



1928年皇姑屯事件以后,温应星偕全家星夜兼程逃到了北京。当时,北京是新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清华大学也是学潮风波不断,先后就有两任校长因此被迫离职。温应星本来就是从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出国留洋的,在此风雨飘摇的关头,校董会决定聘请他为清华大学第五任校长。因此,在清华校志上,温应星是直至目前为止,唯一担任过中国国立大学校长的职业军人。这是温应星生平最得意的一份差事。



1946年10月14日,温应星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第四届立法委员。



1949年后,温应星以中将军衔退伍,由香港辗转到美国定居,在華盛頓威斯康辛大道2328號開了一家機器洗衣店,他一生清廉自守,晚年甘於寂寞。



1968年5月28日,温应星在其夫人去世后的第九天也驾鹤西去。因为他是中国首位西点军校毕业生,而且与美国的多位将军是同班同学,其子温陵熊、温哈熊联名致信西点军校校长柯斯特少将,柯斯特少将特准温应星夫妇安葬西点军校军人公墓。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RaxrSStblgg/513796.html

兰德公司报告“匪夷所思”?(组图)

兰德公司报告“匪夷所思”?

韩国军队做好快速反应的凖备。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报告乍看之下好像是冷战时期军事家所说的世界末日场景。


中国解放军南移进入朝鲜半岛,与北进的韩美联合部队正面冲突,导致两个核武器大国之间的一场大战。


兰德公司的报告说,如果朝鲜政权突然垮台的话,那么..


报告还说,朝鲜正在衰退中,政权垮台可能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报告说,美国和中国急需一个发生这种情况的紧急应变协议,在朝鲜境内设立一个临时分界线,将双方部队隔开。


政权垮台


过去20多年来,有关朝鲜突然垮台的国际局势分析一直存在。


经过两次领导人更迭,因为核计划而遭受多年的经济制裁,还可能有超过100万人被饿死的大饥荒,但是平壤政权的生存能力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不过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仍然认为,朝鲜政权极度脆弱,很可能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崩溃。


报告提及朝鲜突然崩溃的可能原因包括地区性的经济问题和粮食短缺,并表示政权让其人民与世隔绝的封锁能力正逐渐衰退,军方内部出现不满声音,甚至传出有试图刺杀领导人的谣言。


一位不具名的韩国官员表示,首尔政府也非常担心朝鲜政权像东德或苏联一样突然垮台。


这名韩国官员还强调,朝鲜半岛非常需要各方做出可信赖的紧急应变计划,并需要中国更多的合作。


难民潮


但是兰德公司报告的建议——在朝鲜境内划出一块中国控制区,却很难让韩国政府接受,因为韩国一直将朝鲜视为是完整领土的一部分。


报告说,如果朝鲜政权突然垮台,中国很可能会出动军事干预,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遇刺也许就是这个导致内部分裂和外国干预的可能事件。


中国不会希望看到大量难民从朝鲜涌入中国境内,中国还可能会针对美军兵临城下而采取先发制人措施,不要忘记了过去两国曾经在朝鲜半岛打过仗。


报告作者布鲁斯·本内特(Bruce Bennett)警告,“为了保卫更多的领土,中国和韩美部队最终可能会正面接触,一旦进入对方范围之内很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


“在某些地区,一方的先遣部队可能会越过对方的部队,如果中国和韩美部队发生冲突,冲突可能会很快升级。”


解放軍


兰德公司报告“匪夷所思”?

报告说,平壤政权如果垮台,中国解放军可能会出兵朝鲜。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部分韩国人其实并不乐意见到南北突然统一,但是朝鲜垮台可能会迫使他们面临这个问题。


一旦非军事区以北出现权力真空的状况,驻扎在非军事区以南的韩国军方可能必须快速向北推进。


向北推进的部队必须消灭残余的敌对势力,维持安全,提供人民粮食,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可能会更进一步以取得朝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而渡过鸭绿江南移的中国部队也可能被赋予类似的任务。


兰德报告认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和中国必须事先讨论,并就各种规则和应变方法取得一致。


报告提出了三条线让双方讨论,作为中国军队在朝鲜半岛最南能够前进的界线。


最近的一条距离中国边境以南只有50公里,而最远的一条线将平壤一分为二。


中国可以在这条线上阻挡难民潮,并设立和美军之间的缓冲区,而前提则是中国的占领是临时性的,而美军不会进入目前的非军事区以北范围。


不信任和怀疑


乍看之下,报告形容的这种场景似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不过,中国不信任美国在朝鲜以及任何其他地方的意图,并指控华盛顿对北京实施包围政策。


同时也有韩国人怀疑中国想要并吞朝鲜,阻止统一,取得自然资源和进出太平洋的港口。


中国的一贯做法是不讨论假设性问题,以免激怒在平壤的共产党盟友。


东北亚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正不断高涨,而北京的强硬派可能会坚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有一块隔开美国力量的缓冲区。


朝鲜也许能在极权统治下继续存活20年,但没有人敢确定灾难不会在明天发生。


原标题:国际纵横:兰德公司报告“匪夷所思”?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CEdt-jTTFlc/514510.html

北京游客有才 颐和园里这样玩大黄鸭(组图)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9月26日,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设计的“大黄鸭”正式亮相颐和园,游客纷纷在“大黄鸭”前拍下各种有趣的创意影像。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iEw5xR4DBUc/514509.html

从《搜神记》浅谈神话的真实性

【看中国2013年09月29日讯】现在多数人可能对《搜神记》的了解仅限于其作者是干宝,是一本志怪小说。而《搜神记》到底是不是志怪小说,干宝又是何许人也?


干宝是两晋之际的史学名家,著有《晋纪》20卷,“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而他写《搜神记》的缘起更是在《晋书》中记载:“宝父先有所宠侍婢,母甚妒忌,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十馀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其父常取饮食与之,恩情如生,在家中吉凶辄语之,考校悉验,地中亦不觉为恶。既而嫁之,生子。又宝兄尝病气绝,积日不冷,后遂悟,云见天地间鬼神事,如梦觉,不自知死。宝以此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


由此我们知道干宝写《搜神记》的缘起是在身边有的神奇经历,而且《搜神记》的可信度很高。《晋书》中又记载“宝作序以陈其志曰:‘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亦安敢谓无失实者哉!’”,这里干宝的态度是严谨的,尽量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和可考性,即使有一些偏差也是很小的。


实际上历代都有这样的真实记载,宋代《太平广记》就是宋太宗赵匡义下令编纂的,是大学士李昉等13人编著。


南朝•宋刘义庆撰的《幽明录》则是记载了晋宋时代新出的故事。包括清朝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也记载了当时的许多事情。


每个朝代这样的记载很多,而作者也多是名声赫赫的学士。这可能在不断提醒我们神话的真实性,而且我们也能从作者本身的地位和严谨性上感受到作品的真实性。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神传文化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可是在近几十年邪恶无神论的教育下,要么这些作品被有意的遗忘,要么被说成是古人的想象,不发达的神话传说,或者不断被篡改去掉了神话的因素。


中华文化需要复兴,人们需要觉醒,神话的真实性也需要提醒。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VCG1PT74W30/51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