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3, 2013

河北一中学发半透明校服 校方称凉快 学生拒穿


免翻 墙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2013年05月23日讯】近日,河北正定一中为该校学生发放了两套一模一样的半透明夏季校服,令学生的内衣若隐若现,这让学生感到十分尴尬,因此不少学生拒绝穿该校服上课。但校方则声称,半透明校服凉快。

近日,河北正定一中为该校高一、高二学生发放了两套一模一样的夏季校服。有学生反映,该校服比较轻薄,材质为网眼布料,穿的内衣依稀可见,一些黑色、红色等深颜色内衣更是可以看清楚颜色,这让不少学生尤其是女生觉得十分尴尬。不少学生因为害羞,拒绝穿该校服上课。


高二学生小李说,5月17日,她们学校向高一、高二的学生发放了两套一模一样的夏季校服,价格为每套70元,拿到校服后,同学们回到宿舍便迫不及待地试穿。小李说:“太尴尬了,一穿上,同屋的女生就笑我,说看到我的内衣颜色了。”


高二理科班的一名女生也表示,穿上校服后内衣的轮廓看得十分清晰,如果穿黑色、红色、花色等颜色的内衣,还能清楚地看到颜色。


高一一名男生也称,不仅是女生感觉尬尴,“很多男生穿上后也很不好意思,因为内裤的轮廓看得很清楚,尤其是运动后,更是十分难堪。有男生穿红色内裤遭到了嘲笑,让大家看得一清二楚,回到宿舍就赶紧脱了下来了。”


该校一名文科女生称,她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青春期发育的时候,对于一些事情很敏感,透明的校服实在让她们觉得不好意思,生怕男生看到自己的内衣,遭到嘲笑。“我都是里面套一件薄T恤,这几天热死我了。”一名女生无奈地说。


但正定一中方面声称,该校服是出于穿着凉快的考虑,学校的校服肯定不会退的。


据悉,正定一中校服,男生的上衣为蓝色T恤,女生为粉色T恤,裤子则男女生统一为黑蓝色长裤,材质为网眼布料。翻看衣服成份,上衣的成份中写明棉55%,涤45%,裤子的成分则是100%涤纶。


Email订阅禁闻 | Google Reader RSS全文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bnews/20130523/131227.html

深圳地铁再现“大便姐” 武汉青年地铁内进食被打门牙


免翻 墙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2013年05月23日讯】地铁站内的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自广州和北京地铁内被曝有人在车厢内大便之后,日前,又有一名女子在深圳地铁罗宝线宝体站台上排泄,随后扬长而去。此外,武汉地铁上又曝出一名男青年因在车内吃包子,无视旁人劝阻,被打掉一颗门牙的事件。

大陆 媒体报导,近日,一组一名女子在深圳地铁罗宝线宝体站站台上排泄后扬长而去的图片 在网络流传。5月21日上午,宝体站站长回应称,此事属实,并称女子的行为被当时正在运转的监控摄像头全部记录了下来。


监控录像显示,该女子在5月19日早上6点51分进入画面,其身着白色上衣,下身穿红色短裤,肩上挎着一个黑色手包。


该女子来到宝体站往机场方向站台,找到靠近候车屏蔽门处的一个角落,将裤子脱至膝盖,完成了“方便”的全过程。之后,女子迅速提起短裤,离开了摄像头画面,过程仅几分钟。女子走后,现场留下一堆排泄物和一张纸巾。




一名女子在深圳地铁罗宝线宝体站台上排泄后扬长而去。(网络图片)

此外,武汉地铁上也发生一起争执。一名男青年因在车内吃包子,遭到一中年男子训斥,双方引发争吵,中年男子动粗,将男青年打得口鼻流血。


陆媒报导称,目击者周女士介绍,5月21日上午9点半左右,在地铁二号线武昌往汉口方向街道口区段,一名男青年在地铁内吃包子,一名中年男子和旁边乘客提醒他不能在地铁上吃东西。男青年反问“哪里规定不能在地铁上吃东西?”“不能吃你收起来就完了,老子说一句你说那么多句。”中年男子指责男青年没有素质,并用武汉话骂年轻人。男青年把包子收起来,质问对方“你干嘛要骂人”。


另一位目击者王先生说,争执到激动处时,男青年从座位上站起来。中年男子以为他想动手,嚷道“你还想跟老子抖狠”,对着男青年扇了一巴掌,还踹了其一脚。


男青年挨打后,口鼻流血,门牙掉了一颗,但并未还手。男青年要中年男子跟自己下车,找地铁解决,对方回应找警察也不怕。


最终,中年男子在中山公园站下车。男青年说:“我今天还有事,就不跟你扯了”,后在青年路下车。




武汉地铁上,一名男青年因在车内吃包子,无视旁人劝阻,被打掉一颗门牙。(网络图片)

Email订阅禁闻 | Google Reader RSS全文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bnews/20130523/131226.html

英国女子嫁到山东农村房屋遭强拆 丈夫或被抓(图)


28岁的许帅左手腕上戴着串转运珠。红绳拴着几小块儿白绿色的翡翠,进价一块八,最近刚摆上地摊的许帅将其卖到两块钱。


“不是好翡翠,加工手镯的时候崩的碎料,本身也是打扫一下扔了的,又给加工成转运珠了。……(相当于)一种心灵寄托,你绝望的时候戴着转运珠,也许能转转运。”


中专时学的兽医专业,懂俄语和英语,祖辈世代务农的山东潍坊坊子区东王松村村民许帅能说会道,娶了一个媳妇,轰动当地。他执着地拨打市长热线、国土局投诉、110报警,向信访办、外事办、检察院、法院反映、交涉,落下“刺头”的名声。他曾经信仰知识和,现在,他祈祷:“说不定哪一天会有一个幸运的事降临到我身上,就这么活下去。”


2011年的一天,许帅的父亲接到区委的征地电话,一亩补偿700元。许父心疼自家的一级良田,讨价还价:一亩地每年纯收入1500到3000元,每亩补偿1500元也好呀。


请求遭拒。对方留话说,3天之后来收地,到时候不交,就要抓你们。


许父有心脏病,害怕了,跟儿子商量:咱也没什么关系,咱就交了吧。


许帅开始告状。他打电话给市长热线、、国土局,对方的回复都是:他们说抓你,有证据吗?他们说占地,占了吗?“没有。还没有。他们说‘3天之后’。”“那到时候你再打电话吧。”


告状惟一得到“积极”回应的是在百度贴吧。许帅写道:“我已经打电话告诉妻子了:在英国伦敦好好生活别回来了,好好抚养孩子,再找个好人嫁了吧。我已经活腻了,他们强占土地之日,我就以死相拼……”


当时,因为没有“准生证”,担心孩子降生后没有户口,许帅的妻子乔安妮回英国生产。但涉外家庭的因素因为许帅的鱼死网破言辞受到关注,有打来电话要求采访,镇上领导赶紧安抚:你别闹了,征地的事先扔一扔,缓一缓,我们先不征了。


“我觉得刹那间就晴天了,感觉这个社会制度还是有一点希望的,并不是那么黑暗的。”对方让步,许帅反而过意不去:“我看见那个开发商也不错,给我们村里修了一条路。我觉得开发是个好事,招商引资带来经济发展 ,还改善了我们村里的环境,还给我们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我是一个新时代的人,头脑不是顽固不灵。我就跟我爸说,咱们签了吧,这个地虽然是违法的,好处还是大于坏处的……”


依然还是700元一亩,许帅家的地被征用。附加回报是乔安妮不再抱怨“出门就是泥巴”了,代价却是“你们家上了黑名单了,以后要小心点”。在村委工作的同学这样提醒许帅。


征地风波过去一年后,许帅的爷爷要在自家的老房宅基地上盖房,为了周全,他们给村里递了建房申请,还交了200元钱。许帅说,当时村里的回复是,本身就是你们自己的地,你们盖吧。


结果房子盖到一半,“镇上来人拖着我爷爷,当着他的面把房子掀了。”来人说这地已经转卖他人,新主人是一对母女,在现场与许帅一家争吵起来。乔安妮当时怀着第二胎身孕,对方有言辞侮辱,许帅气不过,“我媳妇万水千山地从英国嫁到中国 山东农村容易吗?吃得不好、穿得不好,在农村,她受这个侮辱,她向我求救,我能不管吗?当时我就打了那个人两耳光,我踹了她腰部,(左)胯这个地方,踹了几脚。”当时110已经赶到,拽住许帅,对方很快撤离了。


许帅的爷爷现场吐血。经查其患有癌症,从此一病不起,两个月后去世。临终前,爷爷只剩200块钱留给许帅,让给其无缘相见的未来 曾孙买东西,话毕,吐了一床血,死了。


爷爷死后第五天,许帅的儿子出世。


“感觉是一个走了、一个来了,都是我亲手弄的。感觉人生一下子突然明白了,生老病死就是这样,都是命。”


许帅为连累爷爷遭受打击、过早死亡 心有不安,他自己的问题 也越来越复杂。在建房现场发生冲突4天后,许帅接到警方电话说,被他踹了腰部的女士,被鉴定为韧带撕裂,属轻伤,“你涉嫌犯罪。”


儿子出生后第八天,许帅越想越冤枉,领着老婆,抱上孩子,去了潍坊市信访局。


“我就把这个事全说说。(结果信访局)他们怎么说?你这么有能耐,你上英国大使馆就好了。”


上访 回来的当晚,许帅一家就在自家门口被一伙来路不明的人打了,父母受伤,他被电棍击晕。没人去碰乔安妮,她抱着孩子惊恐地哭叫。


“我们报了警。110怎么说?‘许帅,你别没事找事,你以前还有个轻伤案子没有了结。’……他们就来到现场,怎么说?‘我不能听你一面之词 ,你说别人打你了,你有什么证据?’”


最后,许帅签了案件了结书——“村民内部纷争”。


如果从涉外的角度说,道是“涉外无小事”。


许帅很清楚,如果不是因为乔安妮,家里这点事,压根不会有记者来采访。


今年清明节,许帅带着乔安妮和一双儿女给老人上坟。村里惟一的公墓区就建在许帅家被征用的土地不远处。那块合同上写明“种植黄烟”的土地,现盖着烤烟厂房。爷爷的坟上长满草,许帅越想越凄凉,就跟媳妇说,我们去上访。许帅抱着两岁半的女儿,乔安妮抱着几个月大的儿子来到区。遭到驱赶和推搡后,许帅抱着女儿摔倒在地,原本哇哇大哭的孩子吓得一动不动。乔安妮发疯似地冲上来,怕许帅把孩子压坏。全家人就趴在区政府门前哭。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其他说许帅幸运,如果不是有个外国老婆孩子,不仅不会有人理睬,估计被抓走了都没人知道。也有人冷嘲热讽,说他无能,就知道拿老婆出来“卖味儿”。还有人不解,他为什么没离开中国。


许帅曾经申请过3次英国探亲签证,都遭拒签。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后,移民政策也更加苛刻,许帅和乔安妮夫妻俩达不到要求。


上前来驱赶他们的人也刺激他:“有本事你跑到外国使馆去。”


“当时我真的想跑去。但是我就想,我千万不能走这一步,如果走了这一步,我的下场会非常悲惨。因为我们是平民,到最后还是一个牺牲工具,我不想被一些外国媒体利用。”


早在拆房现场受辱骂后,乔安妮就提出给英国大使馆打电话,被许帅制止。因“致人轻伤”、“涉嫌犯罪”后,许帅反倒接到英国大使馆的电话,告知有人投诉他犯罪,请求英国政府接走乔安妮和两个孩子,让他服刑。乔安妮跟大使馆说明了当日的冲突情况,英国大使馆表示关切其公民在中国的安全。


其后,英国领事曾到许家家访,市、区、镇上的领导挤了一屋子。许家人吓得几乎没说话,乔安妮说自己不适应这里,想回去。但她最终以“怀孕已近八个月,航空公司不便接收”为由暂缓回国。


“因为我媳妇不傻,她知道她走了之后,我肯定会(被)抓起来。”许帅说。


清明节的上访,迫使镇上领导答应,在职权范围内,把许帅的案子“压到底”。结果许帅回家后接到通知,检察院已就其致人轻伤一案,提起公诉了。


如果从一个小人物的生活来说,这是他自认命运不济的又一例证。


正在取保候审阶段的许帅,反复研究中国征地和英国移民的法律 ,以及中英两国关于国籍方面的规定以确定自己两个孩子的身份。按照他的理解,两国都承认两个孩子具备本国国籍,他们都有英国护照,都没有中国户口,连疫苗都打不成。因为儿子是在中国出生,英国护照上没有进入中国的记录,所以如果他要去英国,还必须申请中国公民出境签证。但同时,中国农村出生的他,没有分配土地,也不能上医保。


许帅无数次构想过自己和家庭的前途。妻女都好说,就是儿子有点身份纠葛,“只要我儿子拿到了一次性出境证,在北京上了飞机出去了,出去了他们就管不到了,人家就是英国人了。就跟鲤鱼跃龙门一样。”


最难办的是许帅自己。


一方面,他羡慕英国的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他顾虑孝道,尤其在与基层政府发生矛盾之后,坚持不离国土的父母让他无法割舍。一方面,他清楚孩子们最终还是要回英国生活,这对他们的未来有益。另一方面,父母不希望儿媳离开,如果必须要走,至少也要留下来一个孩子,“孩子是农村人活下去的动力”。


许帅上面有两个姐姐,当年父母因为超生而离开村庄,一路乞讨到了中苏边境,卖豆腐为生。许帅和中苏小伙伴一起成长到3岁。回到山东乡村后,许帅开始过担惊受怕的日子,计生的人一上门,他就和姐姐钻到床下。因为没有户口,许帅长期无学可上。80年代末,家里花4000块钱给他上了户口,几乎倾其所有。考学时许帅争气,中专的录取通知书上,农转非的荣耀、“国家干部”的未来,让这个农家卖了所有牲口,供男娃上学。谁知,毕业不包分配,不能留在城市的许帅,农村的土地也没有得到保留。耕种着父母的土地,还被廉价征走了一半。连原本开了几年相安无事的兽医站,也因为突袭的严苛规定而不得不关闭。家里除了还剩4亩地,就只有靠许帅卖转运珠的小地摊谋点营生。


小时候上学,每家都要交300块钱,“集资建校”,学校建成后,属于国家。现在,土地也像当年的学校一样,好像握在你手里,但却什么也握不住。


在中苏边境的成长经历让许帅学会了俄语。他2009年到务工,碰到在集市上因无法沟通而手足无措的乔安妮时,帮了她大忙。后来两人相恋,乔安妮嫁到他的老家。那时的她以为,中国“家家户户都会武功,飞檐走壁;中国农村都是那种古建筑”。


他的妻子已经无法忍受现今的生活。在经历几次冲突场面后,她就像刚生产后的受惊母猫,暴躁、多疑,恐惧和提防任何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可能。


在中国将近四年,乔安妮经历了中国的葬礼,披麻戴孝,烧纸磕头。


她和丈夫经过县城,看到劳务市场上人们举着牌子:“泥瓦匠”、“木工”、“刮瓷”。看不懂汉字的她问:他们是在上访吗?


她偷偷做过几天英语辅导班,丈夫告诉她,孩子们课间议论的都是父亲的工作职位和自己衣服的品牌及价格。


她不能理解的事情太多了。但解决方法只有赶快离开。


移民的事情,许帅也反复考察,但现有的门槛太高,指望靠正常移民解决他身处的乡村矛盾,无法实现。而采取强行闯馆等过激手段,即便能够实现,也意味着他会被宗族亲友们记恨一辈子。他担心,如果将来姐姐的孩子们想要考公务员怎么办?政审关不是一下子就被“咔嚓”了吗?


“我希望还是给下一代一个好的印象,我们的国家是美好的,我们国家是社会。我希望下一代不要重复我的覆辙。我受的已经够了,我希望我的下一代,还有我亲人的下一代,都会喜欢这个国家,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和骄傲。”


来源:燕赵都市网


图:许帅和他的英国媳妇


本文标签:, ,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sohnews/20130523/131225.html

父亲出殡 难道,真有神灵吗?

事多蹊跷。亲眼所见,却又深感不可思议。难道天上真有神?


今天是我父亲出殡的日子。从礼仪到送棺,一切顺利。更令人欣慰的是,近十位与我父亲素不相识,我也并未邀请的朋友也到场了。本来,考虑到今天不是周末,别人还要上班,再加上老人家晚年唯好静,图书馆和社区中心近在咫尺,他也不出家门。所以,我只通知了至亲好友参加,好让父亲如愿,平平静静地上路。


送父亲到陵园后,我们全家和朋友向遗体三鞠躬后返回。再折到中国 城吃午饭。饭后话别,我带着家人回家。到了家门口,我对特意从外州飞来的朋友说,反正离登机时间还早,想在我家 附近转转吗?这位当年南开的高材生欣然同意。我们便离家随意走去。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十几年前的陈旧往事。


大约两点半钟,我们回到家里。在客厅里,我们又聊了一会儿。我的眼睛开始发涩,精力涣散。我对朋友说,你跟我妈妈聊一会儿吧。我得小睡一阵儿,醒来,好送你。


三点半钟,我被一阵喧哗声吵醒。我起身一看,妈妈正站在楼下大门口,叫我。门口大开,朋友和家里其他人全聚在一起,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妈妈端着摄像机,小儿子举着IPAD,朋友则按着手机,都说,太奇怪了,太不可思议了。


我下到大门口,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向前院,妈妈窗前的三棵高大的松柏一望,竟发现有十余只大大的白色鹦鹉落在树上,静静地叼啄。鹦鹉通体雪白,鸟嘴钩曲,金黄色的头冠或展或收。以前,家里也来过这种鸟,他们声大吵闹,见人即飞。可今天,不知怎地,他们竟全部静悄悄地啄食,一点都不吵闹,也不飞走。我接过录像机又录了一会儿,就送朋友去机场了。我们两人有意在附近几条街上转了一会儿。松柏树,很多人家都有,街对面那家即有八棵。但,竟无一家树上落有任何一只鹦鹉。我的这位县状元朋友说,太不可思议了!不是亲眼所见,一定以为别人瞎编。真不可理解。


约莫五点半,我回到家中。妈妈说,后来发现后院的树上也有几只。他们在前院和后院来回飞去。一见到乌鸦,就竖起头冠,不让乌鸦落下。大约四点四十五分,那只在前院树尖上最大的一只鸟一飞冲天,白鹦鹉群才尾随散去。妈妈也陪着鹦鹉在前院里坐着,直至他们飞远。


几天前,父亲刚刚过世时。我于悲惊之中,写了几笔痛心的文字。其中,提到父亲在一九九八年数度病危之后,醒过来对我说,他在濒死中,并不感到痛苦。他变成了一只大鸟,在海上飞啊飞,飞累了,就在一个山头落下脚。然后再飞。当时,我听后一笑了之。故,在上篇文字里,我把他的原话省略了一个字,他说的是大鹏鸟。我走笔时,有一点儿难为情。


我从医近三十年,见人无数。至今,看的洋人又比中国人还多,种种生死之事,我早已司空见惯。相信科学 ,久已深入我的骨血,我始终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今天的事儿,太令我诧异了。尤其,前后两者一贯,鹦鹉又不落在其他人家树上。实在,解释不通。看来,人和科学都是有局限的。


人生有涯,天无涯。满天星月,难道,神,真的在哪一边吗?!


来源:sumu博客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sohnews/20130523/131224.html

访问澳大利亚后才知中国游客为啥不去唐人街?


记得前年同、鄢烈山、信力建等一起去希腊旅游,从一堆几千年的石头到另外一堆几千年前的废墟,弄得像考古学家,很有点乏味,于是我对导游说, 能不能在唐人街逗留一会儿。没想到提了几次,导游都婉拒了,最后告诉我们那里很乱,抢劫很严重。我说我们不怕,我们不抢劫人家已经不错了,导游又说,没有停车的地方,还劝说同行的去唐人街不如回大陆 后去逛街。


他可能不知道我去过一百多个国家,仅仅住过的国家都比他去过的还多,我自然知道发达国家的唐人街绝不像大陆城 市的那些街。最后我说一定要去,导游没有办法,他才让司机开车穿过唐人街走了一趟。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两边的“唐人街”不但看上去有点乱,且很冷清。到后来一位当地的读者晚上来见我,我才知道,导游带我们经过的那条街是唐人街的背街。


后来又和凤凰名博的博主和编辑们一起去,再次碰上了类似的情况。当我发现整个日程里既不包括唐人街也不包括墨尔本唐人街时,我有些迷惑了。当我提出这个问题 时,导游有些支支吾吾,但意思是,那里没有什么好玩,旅行团都不会去的。可这团人都是著名博主与 编辑,怎么能不去悉尼最有名的景点之一的唐人街?在墨尔本时,我对导游说,必须安排这团人去唐人街游览一下,哪怕只有半小时,他们可以走马观花地看一下, 顺便买一些澳洲特产。结果一路热心的导游出乎意料的婉拒了,说,如果谁想去,可以自己去,他下班了。后来一些朋友去了唐人街,也买了不少东西。我们这两个都是特殊旅行团,出团的时候就说过不购物,所以缴的费用也会贵一些。


这两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心结。等我上次回到大陆,偶尔接触到一位去澳洲旅游过的中国 游客,无意中问起他对悉尼、墨尔本唐人街的看法,我才惊讶的发现,他不但没有去,而且还说出了我熟悉的话:导游说那里没有必要去,东西可能被偷,买东西会别骗,去那里不如回中国。


当我问更多游客后,我出了一身冷汗。我走进广州一家以办澳洲旅游为主的旅行社,假装没有去过澳洲,挑选了最热门的五条常规路线,竟然发现,不但没有一条安排路过唐人街的线路,而且澳洲最有名的步行与购物大街,都没有包括在内,一些我们当地人都知道的澳洲主要的城市街道都没有安排游玩!我走到另外一家旅行社连续问了其他四个我熟悉的国家的旅游线路,发现都一模一样。


回到悉尼,我对一些唐人街上的朋友聊起此事。没想到,他们一听我说这个,气不打一处来,一位指着唐人街的街道说:你站这里一天,询问一下游客,看看有没有一个是参加大陆旅行团的!?


没有?一个都没有!太神奇了!原来这就是的出国旅行团:所有从中国大陆出来的旅行团,一般住在离城市中心一小时车程的酒店,且酒店附近一般没有商店,更没有售卖当地特产的商店。整个旅行安排景点以远离购物中心与闹市为主,对于那些不得不经过闹市或者购物中心的景点,都像赶鸭子一样驱赶游客上车。从一见面,导游就开始以洗脑的方式介绍当地情况,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到他们圈定好的几家购物中心购物。


而这少数几个购物中心出售的当地特产,价钱几乎都比普通商店里卖的贵一倍以上,有些贵重特产例如澳洲高级羊毛,差价竟然高达六倍到十倍。原来导游的洗脑,旅游路线的精心安排,还有把守在偏远酒店不让旅客出门的导游(声称离城市太远,附近治安不好,常常有打死人的事发生)等等一切安排,只不过都是为了把大陆游客圈起来集中购物,收回扣!


我的读者大概已经从我的行文与标点符号使用上看出来我有些激动。其实何止激动,我是愤怒了!全世界各国旅行团都有购物的行程安排,但没有一个国家,哪怕是第三世界穷困潦倒的国家,会像中国的旅行社一样,为了让大陆游客购物收回扣,竟然精心安排了这样的旅游线路, 连我这个到过一百个国家的华人认为一定要去看看的唐人街都不去。而且,就我后来的了解得知,从国家旅游局到中国各大旅行社,都清楚这样的设计,几乎全部都参与其中,共同计划了一场对全中国游客的大忽悠甚至大欺骗!一位中资旅游公司驻悉尼的老总得意地说:中国来的游客,我可以让他购买比市价贵十倍的澳洲特产回去,他还会欢天喜地!他能够做到这样的主要原因是控制大陆来的游客不去唐人街,否则一切都露馅了。


毋庸讳言,半个世纪 前的唐人街对于外国人来说,也许有些肮脏、神秘和“黑社会”,但对于中国人根本没有这个问题,更何况现在的唐人街因为华人的勤奋而变得越来越美。记得我十五年前第一次来到悉尼时,每晚六点钟,悉尼城市除了唐人街有几个店铺开门外,几乎都关门了,冷冷清清。可这些年过去了,到处都热闹非凡,问一位当地外国人,他故意装出很感激的样子说,啊,这是你们中国输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啊。原来,最早是唐人街附近的几条街道受到影响热闹起来,随后越来越大,到如今,整个悉尼都热闹起来。


唐人街融合了中西文化,对于不太懂外语的大陆游客,不但是一个可以同当地华人聊天交流 的地方,更是购物天堂。这里出售的当地特产比西人商店要便宜很多,不是因为假货与山寨,而是因为华人勤劳,把劳力成本降到最低的缘故。可以这样说,那些来悉尼旅游的大陆游客,如果不来悉尼唐人街与旁边的情人港走走,根本无法体会澳洲多元文化,对澳洲的理解会打一个折扣,更不用说我陪同的总编与名博了。


可是,当外国游客蜂拥而至,把唐人街当成一个必不可少的景点时,中国大陆的旅行团都绕道而行,而且导游还可以丑化唐人街。中国人崇拜钱,这没有错;各行各业包括旅游业也应该是以赚钱为目的,这不会错到哪里去,可是,唯独中国人竟然为了赚同胞的钱,竟然干出了这种事,且全国上下的旅游部门与旅游界的领导要就是睁只眼闭只眼,要就是卷入其中。


大陆游客有钱,且都有占便宜的心理,据说在参团的时候,都找便宜的选,但这个世界上哪有免费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来了后就被旅行社当羔羊一样“宰”,最可悲的是,宰就宰吧,还连他们本来应该去的地方都不能去。花钱买骗,扎扎实实地当了一次冤大头。据说,那些能够让旅行社把游客赶进他们商店的老板,至少要花800澳元(6000人民币左右)购买一个“人头”,也就是说,如果一位游客不多花费6000元人民币购 买澳洲相同的产品的话,他们是赚不到钱的。当然,他们一定赚得到钱,因为加入他们的旅行团,就像待宰的羔羊,你无处可逃。


当然,澳洲对此没有意见,中国人宰的都是中国人自己,欺骗的是同胞,败坏的是中国人的道德与社会风气。按说,国外正规的旅行社也能赚钱,不同的是正大光明的赚,而中国人就偏偏弄成了偷鸡摸狗,要赚这种购物暴利与回扣,赚的钱自然就好回到个人的腰包。所以,中国驻外旅行社一般不怎么赚钱,但老总等管理层就不同了。


当然,我愤怒的原因不仅仅是少数垄断了游客的奸商与收受回扣的旅行社高层 (不排除旅游局的领导靠此贪污),还有那么多中国大陆游客,被人忽悠甚至欺骗了还在用导游给他们洗脑的说辞对我说:做人要宽容,要厚道,大家都要赚钱嘛,再说,唐人街的治安不好,买东西又会被骗,去那里还不如回去逛王府井嘛……


来源:博客


本文标签:,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sohnews/20130523/131223.html

吉他夺冠林家玮将登纽约卡内基

免翻 墙 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5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柏林23日专电)旅德吉他演奏家林家玮在13日至19日科布伦兹(Koblenz)的吉他艺术 节国际大赛得到独奏组冠军。主办单位将为他在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举办演奏会。


每年5月在中部莱茵河畔大城科布伦兹举行的吉他大赛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吉他赛,也是最重要的音乐赛之一,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好手。


今年有80多位来自50几个国家的演奏家参赛。独奏组冠军除了奖牌和奖金,最难得的能由主办单位安排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


林家玮告诉中央社记者,今年是他第4次参加这项大赛。2010年他初次参赛,得到第3名,2011得到第2名。去年冠军从缺,他以最高分得到第2名。有趣的是,今年他得到冠军,第2名却从缺。第3名是俄国演奏家巴拉诺夫(Anton Baranov)。


他表示,独奏组比赛要胜出必须经过3轮比赛。今年进入决赛的5人分别来自台湾、


本文标签:,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worldnews/20130523/131221.html

唐山小伙“漂浮照”引爆网路


照片中的三人神奇的飘浮在空中。(网路图片 )


免翻 墙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2013年05月23日讯】近日,唐山3个小伙子的一组“漂浮照”迅速在多家网站 论坛 蹿红,一天之内的点击量就接近5万人次。照片上三人以各种姿势“悬浮”在空中,引得众网友关注,纷纷质疑为PS作品。不过,这组照片的拍摄者杨磊回应说,这些照片均为原片,未经任何加工。

媒体报导,在这组照片中,3个小伙子或团身托腮,或盘腿而“坐”,或如壁虎“跃然”空中,抑或作奔跑跳跃状,或似演绎武侠片中的神腿功夫,一人飞起一腿,另一人被应声踢飞。而照片中所有人的所有动作,都犹如脱离了地心引力,悬浮于空中,动作舒展,表情自然。


“这是真的吗?像是在飞!”“太有才了!怎么拍的?”看过这组照片的网友纷纷回帖,称赞照片拍得有创意。也有网友对照片是否经过后期处理大为好奇,“谁能跳这么高?不会是PS(指利用电脑软件 修改照片)的吧?”




3个小伙子以各种姿势“悬浮”在空中。(网路图片)



3个小伙子以各种姿势“悬浮”在空中。(网路图片)

对此,拍摄者杨磊回应:照片全部都是实景拍摄,绝对没有PS过,完全是跳跃加抢拍的结果。为了证实他们的弹跳力,他还特意附上一段之前拍摄的视频 。视频中的小伙子将一个管状长条纸盒架在两把椅子的靠背上,然后双腿起跳,轻松跃过落地。“这个高度大概有1.2-1.3米,这个小伙子就是我们照片中的一人。”


杨磊说,拍摄这种效果的照片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关键是抓住跳跃和拍摄的时间及技巧,快门速度要快,相机位置要低。


“我们这组照片就是用单反相机在朋友的小店里拍着玩儿的,当时是晚上,室内光线不太好,所以相机的快门速度更要快,否则照出来的图像会很虚。店内的空间很小,所以选用了鱼眼镜头,以使照片的视觉效果有一定的空间感。”杨磊说,为了抓准跳跃与按动快门的时机,拍出满意的效果,他们拍了又拍、跳了又跳,试了很多遍,搞得几个人都大汗淋漓。“最后选择 连拍和自动拍摄,大家听着自动快门的提示音,喊着口令起跳才能跳齐。”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拍摄这种照片了,这些动作我们都很熟悉。”杨磊告诉记者,去年他们3人曾在唐山新华贸顶楼平台拍过这些动作,“我们对着镜头不停地跳,跳起来后还做出各种动作,路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但我们喜欢这么玩儿,这种’飞起来’的感觉特别好。”


今年27岁的杨磊在唐山影视制作领域已经小有名气,网络上红极一时的短片《过年style》和《唐山版你幸福吗》都出自他之手。尽管并未系统 学习过影视拍摄和制作,但出于对摄影的热爱,他在高中时就和同学一起创立了自己的网站。2007年,还在上大学的杨磊用手机拍摄的一部微电影,曾颇受业界关注。


杨磊说,这组“漂浮照”中的另外两人,都是与他兴趣相投的玩伴,如今彼此虽身处异地各忙各的,但每每聚到一起,总爱在影视拍摄上想出些点子,玩儿出点花样,“这就是我们三人共同的追求,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这方面闯出自己一片天空。”


责任编辑:林琮文


本文标签: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bnews/20130523/13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