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7, 2013

东京人对大地震的恐惧(组图)

东京人对大地震的恐惧


日本3.11特大地震、海啸过去快两年了,此前早就有过关于东京可能再次遭遇大地震的预测。一方面人们未雨绸缪,做好抗震准备。另一方面,很多东京人也生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


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日本3.11大地震过去五个月后,东京地震研究所于2011年8月公布了一项令人不安的研究报告。研究显示,3.11大地震导致地壳变动,对东京附近的断层造成压力。当邻近板块共同作用,释放的压力达到临界点时,可能引发东京附近出现里氏7.3级地震。


考虑到东京及周边地区人口稠密,即使是7.3级震,也可能造成严重破坏。“我们预测死亡人数将达到一万”,东京地震研究所的科学家、日本地震研究委员会成员平田直志(Naoshi Hirata)这样说。平田还表示,这样的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万亿美元。考虑到3.11大地震造成一万九千余人死亡的事实,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向全日本人民发出呼吁


“早在3.11地震海啸前,我们就认为东京在未来30年发生的大地震的概率高到70%。事实上,我们可以确定地说,东京大地震迟早会发生。我们不确定的是它究竟什么时候到来”,平田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呼吁日本民众、学校、企业做最坏的打算,提前做好抗震准备。”


东京人对大地震的恐惧

日本3.11大灾难后


现在这一呼吁已经付诸行动。去年年底东京市中心商务区大手町、丸之内、有乐町的业主们计划在该地区修建一个防灾震中心。该中心配备医疗设施,同时作为地震灾民的紧急庇护所。


三菱地产公司的应灾准备


三菱地产公司的一名发言人龙一郎风野(Ryuichiro Funo)告诉德国之声:“虽然作为一家地产企业,我们一直都有全面的应急设施,但现在我们又推行了一些新措施,以便为应灾做更充分的准备。丸之内区35座大型写字楼在该公司名下,里面工作着 23,000名员工。


“我们在3.11大地震前就在写字楼里储备了食物、水、毯子等应急用品。灾难发生后,我们扩充了原有的应急储备”,龙一郎补充说。“事实上,我们的建筑足以抗强震,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安装了新的监测系统,以便可以检测出建筑物内的任何潜在危险。”。目前三菱地产公司正规划该地区其他楼盘的建设,每个新建筑里都将包含可持续供电达72小时的应急发电机组。目前市场上最强的应急发电系统能持续供电48小时。


应急发电设备和楼底安全气囊


在东京各处都可以看到针对防灾震的准备。例如东京市政府计划在60个公园和陵园里安装应急发电设备。而新干线高速列车的运营商也宣布将重新考虑其列车设计——降低车速,缩短制动距离。目前时速高达300公里的新干线列车在地震发生时风险极大。


日本政府计划出台新法,新法律要求大型商业建筑、医院、学校的业主和运营者定期进行抗震演习。其中一家日本公司研发出一个绝妙的抗震设计:每个建筑物底部都配备巨大的安全气囊,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托起建筑物起到缓震作用。


东京人对大地震的恐惧

可怕的自然灾害


一旦发生地震,凭借传感器安全气囊将自动启动。在很短时间里,大量空气被泵入建筑物底部气囊,将建筑物托起约3厘米。气囊的空气供给由建筑物内的一个气阀装置调节。该应急装置耗资约3350万美元,当地震结束,气囊会逐渐放气,建筑物回到原位。


人们思想的转变


时至今日,3.11大灾难的阴影犹存。很多人当时犯了一个错误,在第一波小规模海啸结束后迅速返回家园,结果导致大规模海啸到来时被吞没、淹死的惨剧。这些经历给人的内心带来难以磨灭的创伤和恐惧。


以前,日本海滨城市横滨的中小学有三条地震演习守则:不跑、不推挤、不说话。现在又增加了第四条:不转身回去。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WX1eBgWwCFs/483091.html

狱中高智晟在严控下12日获准见家人(图)



中国维权律师高智晟(图:AP/看中国配图)


*高智晟新疆沙雅监狱服刑一年多以来第二次获准见家人*


在中国新疆沙雅监狱服刑已一年多的中国维权律师高智晟1月12日下午在严控下第二次获准见家人,距上次家人探视已9个多个月。


现在美国的高智晟的太太耿和接受我的采访,谈到她打电话给高智晟的四弟,得知他和耿和的父亲一起去监狱探视的一些情况。


耿和:“我也是这两天才知道他们12日去看了高智晟。等他弟弟又返回家里,我昨天、前天核实清楚了。他大哥一直跟榆林地区公安局沟通,说要去看(探视),如果不让看就要到北京找等等。最后通知元月多少号同意去看。他弟弟当时就买机票往新疆赶。”


*耿和:会见前狱方说不准问有关高智晟的一切问题,问了就终止会见*


耿和:“四弟说,一去狱方就跟他们说了五、六条‘高智晟所有事情都不能问,不管是他的案子、他在这里的情况,所有问题都不能问。如果问的话,我们就终止会见,不管只说了一分钟还是说了十分钟,都要终止’光能说我们家里的情况,我们的身体情况。

他弟弟说,进去之前,他们边走边说,其间也有警察说‘我们说十句,也不如你们家属说一句,你们劝劝他,希望他能好好配合我们的工作’。没具体说让家人劝他什么。”


主持人:“在监狱的情况也不让问?”

耿和:“不让问。因为在这之前,我跟他姐姐说,不管谁去看,希望能知道高智晟刑期结束是哪一天。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律师也没法介入。这次他弟弟去,说根本不能问,他在里面的生活状态都不能问。看到他嘴爆皮很干,他弟弟说‘你应该多喝点水’,高智晟说‘可能是这边气候干燥的问题’”。


*耿和:不允许高智晟看电视,狱警说“他还不够这个级别”*


耿和:“他弟弟说‘你在这儿能看个报纸、看个电视啥的?’刚说到这儿,高智晟还没来得及说话,狱警就出来阻止说‘他不能看,看电视他还不够这个级别,我们这儿有图书馆’。让不让看报纸也没说。我分析这句话,为什么不能让他看电视?‘不够这级别’是什么‘级别’?”


主持人:“他们看高律师状况怎么样?比如身体情况、精神言谈啊……”

耿和:“看他也是自己走出来的,看上去走路没有问题,精神也行。”


主持人:“能谈的是什么问题?沟通交流的有什么话题?”

耿和:“就是问问家人好不好,就成象征性、礼节性的一个见面了。甚至都没有给我们带个话,什么都没有,唯一就是说让我带好孩子,他的事情不要让我太费心。除了这个,就再也没有得到任何话。我跟我家丫头(女儿格格)就觉得心里挺凉的,什麽都没有得到。我一想也不能怪他。这样的见面一点实质性意义都没有,家人这麽千里迢迢辛辛苦苦看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主持人:“家人有没有问下一次什么时候能看?”

耿和:“得不到(答复)。他大哥说如果下次看,再跟榆林市公安局沟通吧。没有给我们任何联系渠道。”


主持人:“这次一共见了多长时间?”

耿和:“30多分钟吧,规定是30分钟。”


主持人:“高律师的四弟能接受采访吗?”

耿和:“不行。


*耿和:给高智晟寄了些信和贺年卡,连是否收到都不能问,探视只证明他是活着*


主持人:“这次探视与上次探视相距将近10个月……”

耿和:“(大哥)一再找,一个月一找,找到去年10月份以后,说你再不让我探视,我要到北京去,家里还收到高智晟一封信,阻止家人到北京。那时候到了‘十八大’之前。”


主持人:“‘十八大’前收到高律师信主要内容是什么?”

耿和:“主要内容是不让家里人去看他。”


主持人:“这次问没问那是不是高律师本人的意思?”

耿和:“高智晟的一切都不让问。我一直都写些信、贺年卡什么的,我让家人问问高智晟收到没有,也不让问。

见面之后,我们家丫头说‘哎呦,这麽辛苦地去见面,一句温暖的话都没给我们带’。

我觉得,不见,我的心也就死了,就往前熬时间吧;现在家人见了,我就翻来覆去地问家人,总想从里面得到一些更细的情况,什麽也得不到。就是那种冰冰的寒冷的感觉,离我很遥远的那种……只是证明他是活着呢。”


*耿和:只能留600元,不能送东西。我仍然写信,万一他能偶尔收到一次呢?*


主持人:“这次能给高律师留点钱吗?”

耿和:“留了。他们说‘按规定看一次能留600块钱’。他弟弟就说‘那我们来了两个人,能不能留下1,200?’狱方说‘不行,只能留600’,就留了600。”


主持人:“别人按规定每个月都可以看一次,高律师将近10个月了才可以看一次……”

耿和:“对呀,就是啊,我说‘咱们看一次那么不容易’。他四弟说,狱方说‘来一次只能留一次(规定)的钱’。”


主持人:“像衣服啊,日用品,这些家人……”

耿和:“都不能留。最后我问(他四弟)‘他(高智晟)是什麽样的头型?’他说‘是剃的光头’我心里挺难受。他弟弟说‘穿的是黄棉衣、黄棉裤’。我就说‘我们能给他带点什么?’,说‘都不用,这些都不能带’。


我现在这两天就给他写写信,我就想‘万一,他能偶尔收到一次呢?’”


*高智晟和高案简况*


今年49岁的高智晟律师参与过陕北油田案、法轮功等案辩护。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曾经三次发出致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公开信,要求停止迫害法轮功修炼者。2005年11月,他出任主任的北京晟智律师事务所被北京市司法局停业。2006年8月15日,高智晟被警方绑架,同年12月22日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三年、缓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回到家中。


2007年9月高智晟再遭抓捕,获释后传出他的文章《黑夜、黑头套、黑帮绑架》,自述受到包括用牙签插入生殖器在内的酷刑。


高智晟律师获美国出庭律师委员会的“勇气呼吁奖”等人权奖。


2009年2月4日凌晨,高智晟当着亲人的面,被警方从陕北老家绑架后失踪。2010年3月底、4月初,曾有十多天露面可以与外界通话,后来又被失踪。


2009年初,高智晟的妻子儿女逃离中国,后来被以难民身份安置到美国。


高智晟律师在五年缓刑将满、当时已被失踪21个月时,于去年年底被送到新疆沙雅监狱服原判的三年实刑。


2012年3月24日,他的家人在高智晟律师被失踪21个月,又被关押3个月,整整两年后第一次见到高智晟。以后家人无法与监狱直接联系,直到今年1月上旬一直得不到再次探视的准许。


(以上自由亚洲电台“心灵之旅”访谈节目由张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采访编辑、主持制作。)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eP1OdxhkYPQ/483090.html

腹胀不舒服 木瓜芦笋帮你消消气(组图)



许多人在吃完大餐或摄取过度油腻食物后,腹部大都有肿胀不舒服的感觉。医生建议,面对大餐,除了减少一些容易腹胀的饮食之外,可多食用木瓜、燕麦、优格、芦笋,以帮助迅速消化并消除腹胀。



据自然新闻(Natural News)网站报导,美国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医学院的医疗主任哈伦(Timothy S. Harlan)说,吃大餐时最好避开最易造成腹胀的食物,如:汽水、啤酒,以及过于油腻、太咸、含有多余脂肪的膳食,往往这些食物较易减缓胃肠的蠕动,且拖延清空肠胃的时间。



不过,若无法避免吃进这些食品,就必须多吃一些能帮助消化的食物。哈伦和其他专家依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挑选出4项有益肠胃的食物:




网络撷图


木瓜



有些研究表明,木瓜具有酵素,可助消化。研究人员说,这种味甜、多汁、肉质光滑的水果,能促进消化、清洁肠道、消肿,并强化免疫系统。 木瓜主要的治疗效果源自于木瓜蛋白酶(papain),自1870年木瓜蛋白酶被发现以后,针对木瓜进行广泛的研究,证实其有益肠胃健康。


燕麦


燕麦有高含量的纤维。纤维是保持肠子规律蠕动的必要成分。燕麦富含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不可溶性纤维不溶于水,呈海绵状,能吸收数倍于自身重量的液体,增加粪便重量,加速通过肠道,缓解便祕。



优格



有人可能不喜欢优格的味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多数人都会喜欢优格含有大量活性益生菌,能够防止腹胀。哈伦建议,挑选有机纯优格,含有丰富的活性益生菌,避免食用掺入任何水果的优格。如欲享受淡淡的甜味,添加草莓或其他果酱,搅拌后食用。




网络撷图


芦笋



芦笋是唯一含有菊糖(inulin)的蔬菜,此成分能供应大肠内的益菌所需养分。芦笋也能抑制酵母菌过度生长,保持消化系统和腹部运作良好。此外,芦笋可缓解肠内气体积聚,更有利尿功效,加速排出体内多余液体。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Fg1Jlm2yj4c/483010.html

隆裕:千古帝制收场人(图)

2013/01/18/20130118013013185.jpg

隆裕皇后


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太后病逝于长春宫,她是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的母亲。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


祭奠当天,袁世凯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致电名义尚存的清室,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副总统黎元洪更是在唁电中称赞隆裕“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随后,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倡议下,民国政府在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


在过去史家的描述中,隆裕往往是作为“昏庸而愚蠢的妒妇”而被提起的。《清史稿·后妃传》,对于隆裕太后只有短短167字的记载,简单叙述其身份:慈禧的侄女,光绪的皇后,溥仪的皇额娘,下了宣统退位诏书。


真实的隆裕,面目模糊,但,一个“昏庸而愚蠢的妒妇”,在清王朝丧失政权之后,为何还能获此哀荣?


退位诏书


一切要从一年前说起。


1912年2月12日,大清王朝正是以隆裕皇后颁布的一纸退位诏书宣告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纸诏书,委婉而生动地道出大清朝的“有疾而终”: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颁布退位诏书,让隆裕皇后成为大时代中的点睛之笔,也让她获得了死后哀荣。如果说1911年的焦点人物是孙中山和袁世凯,那么,一纸诏书,让隆裕太后成为了1912年最受关注的人物。


那一场极为隆重的葬礼,与其说是隆裕的哀荣,倒不如说是袁世凯的需要,袁世凯需要向世人和还具备实力的前清旧臣展示,他的地位来自大清的赐予,对于大清,他不忘旧情。隆裕“被需要”了。终其一生,隆裕都是一个被安排的符号式的人物。除了退诏这一历史事件,包围着隆裕的,多是一些野史的传说。“妒妇”源于她与珍妃的后宫争斗传闻,“昏庸而愚蠢”则是因为,大清在她手上亡了。


而那一场隆重的葬礼背后,更多的是辛酸。隆裕死时,身边只有溥仪、总统袁世凯、内务府大臣世续和两三个宫女。


隆裕死前对世续说:“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又对溥仪说:“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


对于袁世凯,隆裕无话可说。


隆裕的关系谱


背着结束了大清王朝的包袱,隆裕太后在抑郁中度过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其实,大清有疾,并非自隆裕太后始。甚至在她走进皇宫大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跟她没有关联。


她的不幸在于,执掌这个政权的所有关键人物,都与她有关。从被慈禧选中入宫那一刻起,她与这个王朝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过去多认为慈禧选择隆裕是因为她是自己的亲侄女,这多少有点误解。慈禧之所以在众多侄女中选中了隆裕,跟少年隆裕的处事果断有主见有关。老佛爷早就对隆裕的父亲桂祥留下话:喜子(隆裕的小名)不要嫁给别人。姐姐妹妹都出嫁了,隆裕还在闺中等待着光绪皇帝。被慈禧选中之后,少女隆裕建议父亲桂祥让体弱多病的弟弟练武强身,被父亲采纳。这个弟弟,后来成了光绪的御前带刀侍卫。在之后的岁月中,隆裕的果断时不时会表现出来,并不像过去传说的那样“怯懦”。而身为皇后的隆裕,一直未得到光绪帝的宠爱,理所当然地成为传说中的“深宫怨妇”,甚至刻薄的“妒妇”。


那些清宫里的后妃恩怨已不可考,但这个王朝的最后挣扎,却让度过了二十余年冷宫岁月的隆裕,无法置身事外。


在立宪改革逐步推进的1908年末,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带走了围绕着他们之间的所有恩怨传闻,也让大清朝的改革进入更加汹涌的激流险滩。


慈禧死后,隆裕成为皇太后顺理成章,同治的三位妃子也并非没有资格,因为末代皇帝虽然兼祧光绪,但首先是同治的继承人。传说,慈禧下葬后,同治的三位妃子要留在东陵为慈禧守陵,不回宫了。守陵是假,给隆裕难堪才是真。隆裕没表态,太监小德张站了出来,对三位妃嫔说,既然这样,皇太后就马上替各位在东陵盖房子,成全各位守陵的孝心。


隆裕成为新的皇太后,开始逐渐走向历史前台。


隆裕出场的时间来了。她要为清政府的平安善后负起责任。


登场之时 收场之日


在溥仪的回忆录中,记载了隆裕最后接见袁世凯的情形:胖老头袁世凯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和哭泣的隆裕说话。正是在这次见面中,袁世凯向隆裕直接提出了退位问题。


退位已经无可挽回。尽管在皇室内部已经进行了几次讨论,但还是存在争论。促使隆裕下决心退位的,是1月26日,最坚定的宗社党领袖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宗社党群龙无首,满朝亲贵心惊胆战。他们读到北洋文官武将的奏电,知道大势已去,便纷纷逃出北京,投向天津租界及大连、青岛等地。


隆裕立即颁布授予袁世凯一等爵。但此时此刻,南方革命党许诺的大总统位置对袁更有吸引力。袁世凯一口谢绝了荣典,不断向这位太后传递“革命党太厉害”的消息。时人评价那时的袁世凯:“一方挟满族以难民党,一方则张民党以迫清廷,时人谓之新式曹操。”(《胡汉民自传》)


没有选择,她依然只能“全权授予”袁世凯。她所能做的就是在注定的命运之下为清室争取一个较为优待的条件。


在南北双方拉锯的谈判过程中,清室的退位条件的每一次更改,都“入奏”隆裕皇太后过目,“太后逐字讨论,见解明快”。主要负责起草优待条件的,正是早年被清廷豁免的汪精卫。


退位之后的大清朝暂时还住在皇宫里,但历史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6Dti8UUEv_o/483088.html

抗战时期的中国女兵(组图)

她们为保卫祖国的疆土而与外虏进行殊死抗争、她们为民族的生死存忘而高举国旗壮国歌、慷慨捐躯赴国难、她们为了捍卫祖国和民族的神圣尊严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她们的青春热血洒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她们上刀山下火海、讴歌在烈火中永生,一代铁骨丹心的民族巾帼英雄!谱写了中华民族的一段惨烈又光辉的血泪史。


就让我们用这一组老照片纪念一下这些抗战时期的中国女兵吧!


2013/01/18/20130118011255979.png


2013/01/18/20130118011256501.png


2013/01/18/20130118011256484.png


2013/01/18/20130118011257909.png


2013/01/18/20130118011257847.png


2013/01/18/20130118011258257.png


2013/01/18/20130118011258170.png


2013/01/18/20130118011259435.png


2013/01/18/20130118011259798.png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Th9BZaP1K8U/483085.html

美俄公布探月计划 “星球大战”或重演(图)

美俄公布探月计划 “星球大战”或重演


“总有一天这个航天器会再次将人类送到地球轨道之外。”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16日表示将共同开发用于太空探测的新一代航天器(见图)。被称为“猎户座”的这一航天器的目的地是月球。宇航员尤金·塞尔南1972年乘坐“阿波罗17号”登陆月球后,人类至今为止一直没有离开160至2000千米高的近地球轨道。


一天前的15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宣布将于2015年在“东方发射场”发射无人探月器。“东方发射场”是目前正在建设的新航天发射基地,位于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俄罗斯的探月计划从1973年开始中断。


美国、欧洲和俄罗斯陆续公布探月计划后,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发生的太空探测竞赛时隔40年再次点燃。美国和前苏联当时分别制定了阿波罗计划和月神计划,竞相探测月球。但由于费用高、收效小,探月竞争逐渐趋于平静。


最近出现的太空探测竞争可谓是各国之间围绕人造卫星市场的竞争,和过去美苏之间的自尊心较量不同。除了军事目的之外,利用人造卫星的信息通讯、预测粮食收成、资源探测等产业也迅速发展,因此各国纷纷致力于人造卫星的开发。


探月被视为证明本国太空技术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要向发射场建设工程投资10亿美元。


不仅是美国和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也在积极推进探月计划。中国计划在今年内发射用于探月的“嫦娥3号”卫星。日本也在推进2020年之前载人宇宙飞船登陆月球的计划。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15日向总统职务接管委员会进行业务报告时表示,原定于2025年的无人探月飞船发射计划将提前到2020年。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hJP2AElPPqM/483087.html

日本考虑在钓鱼岛附近部署军事设施(图)

日本考虑在钓鱼岛附近部署军事设施

钓鱼岛


日本考虑在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附近部署军事设施。法新社发自东京的报道说,由于中国声称对该岛拥有主权,双方多次爆发紧张事件,日本防务官员周三作出上述表示。日本防务省一位发言人日前表示,日本防务省打算在今年4月开始的财政年度,申请拨款在尖阁诸岛附近安装移动雷达和通讯设备。他称此举是为了更灵活地管治该岛。


日本防务省宣布这个消息之前,日本媒体曾经透露,日本军方打算在间隔诸岛附近的“下地岛”部署F-15战机。日本防务相 小野寺五典否认上述消息。但他表示,日本为在西南海域建立一个安全体系,正在研究多种选项。


日本上周宣布将增加2013至2014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这是11年以来的首次。据一些消息渠道说,日本今年的国防开支将增加大约20亿美元。


日本防卫省表示,士兵人数的增加及侦察机频繁出动造成的燃料及维修费上涨等项目,可能需要追加11.3亿美元。

日本前民主党执政时期,日本2012到2013财政年度国防预算同比下滑了1.3%。


日中关系的紧张源于2012年9月日本政府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产权。日本对该岛的国有化行为激怒了中国。此后,中国飞机和海监船不断进入这一海域。日本的F-15战机已经多次起飞迎对。


中国国内去年9月出现反日浪潮,日本在华企业受到攻击,影响到双方的经济和贸易。


但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去年12月出任日本首相后多次表示,日本对尖阁诸岛的主权没有谈判的余地。


美国不愿卷入日中可能在钓鱼岛的擦枪走火。日本则希望获得美国的帮助。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今天(17日)首次会晤美国驻日大使鲁斯。他向美方表示,日方在应对中国飞机接近尖阁诸岛 (中国称钓鱼岛)周边领空时,“保持了克制”。鲁斯对此表示高度关注。日美双方在重申“尖阁诸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的同时,也一致表示,应努力平息当前事态, 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pJo6bfzv5EQ/483084.html

1942:真实的大饥荒(图)

2013/01/18/20130118005737783.png

1942:河南大饥荒


1941年夏天,洛阳城内,四处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情绪。


那时,日军已经占领了黄河北岸所有重要的渡口,他们的前哨部队随时即可兵临城下,在洛阳的街头已能清晰地听到日军的炮声。尤其,当中条山失守,日军腾出了更多的飞机来空袭这座城市的时候,人们感到,灾难已经越来越近了。


当时,一名叫格兰姆·贝克的美国画家,刚好来到这座城市,他看到,“那些轰炸机整天在上空盘旋、俯冲、活像一群马蜂在折腾一只鼹鼠”“这城市就像个把木板拿开而现出原形的蚂蚁窝,人们在连滚带爬地乱跑”。


在尘土飞扬中,在越来越高的警报器的调门所制造的恐惧之中,到处都是惊慌失措出城逃难的人们。傍晚,当敌机远去的时候,“朝西去的大路上就充满了从洛阳出来的缓慢蠕动着的人群,有的步行,有的乘大车、人力车、排子车、汽车。……人们的叫骂呼喊传到远处的田地里,混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低沉的音响,像只受伤了的野兽把血淌进一条长河时的沉吟。”(格兰姆·贝克《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


然而,当洛阳城内正笼罩在战争的恐惧和威胁下时,格兰姆·贝克在周边的农村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农民们在静静的田野中安详地干活,“当成千上万精神失常的城里人在乡间乱跑的时候,你总可以看到有更多的务实的农民及其家属在忙着日常工作。全国农民好像用一条绳子织成了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把大家连在一起防止了那种如丧考妣的东逃西窜”。


一天,格兰姆·贝克经过一个在地边打歇的农民,他正在注视着那支长长的城里人逃难的队伍。当格兰姆·贝克走近时,这个农民做了个姿势,指着难民笑道:“他们没有办法!”然后,他用手指着自己和身后的村庄,骄傲地说:“我们有办法!”


尽管对日军的入侵并不感到害怕,但是那时,洛阳的农民们也有他们所担心的事情。


崩溃的农村


1941年,当城里人时时抬头看天,害怕敌机来袭的时候,洛阳乡下的人们却眼巴巴地盼望着乌云涌起。


那时,每天都有乡下的小脚老太太,穿着专为赶集的好衣服,跑不了路的小脚穿着红色的绣花鞋,进城去庙里烧香,祈求菩萨神仙们保佑给个好天气,有的不远数十里乘长途汽车而来,因不堪颠簸之苦而病倒。即便空袭期间,她们依然坚持进城,就像乡里人不为城市遭受轰炸而担心一样,那些懒洋洋地靠在防空壕边的城里人,见有农村来的小脚老太太扭过,也会嘻嘻哈哈地讥笑她们。


那个夏天,格兰姆·贝克看到的洛阳,也是一个正被干旱威胁的地方,“为旱灾所苦的田野,在万绿丛中显出一道道金色黄土的裂痕”“天空晴朗得毫无雨意”。从前一年开始,洛阳地区的降水量就明显少于常年,到了1941年,人们苦苦等待的降雨也始终未至,旱情依旧在蔓延。


其实,又何止洛阳,一场大灾的端倪已在整个河南平原显露出来。那一年,几乎全省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农作物严重歉收。到了1942年,情况更糟。陇海铁路沿线,各地春季缺雨,北风横吹,麦收几等于无;中部各县也苦旱无雨,麦收不过二三成;豫南地区原本丰收可望,但不意行将麦收的时候,大风横扫一周之久,紧接着阴雨连绵,农民坐视麦子满地生芽,收成不过三四成而已,秋种之后,一连三月,滴雨未见,秋收更属绝望。


那时,已有1/3土地被日军占领的河南,仍然是国民党手上最丰产的省份,国民政府从那里征购粮食供应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需求,这样的负担,令河南的农民在往年储藏下的粮食早早告罄。他们已在典当冬衣以及本就少得可怜的财产,砍伐庭院中的树木,以便筹资买粮来应对政府的横征暴敛。


更为不幸的,到了1943年,仍然是蝗虫、大水继续肆虐。在自然界连年的暴戾之后,那块曾布满村庄与良田,耕种小麦、玉米、谷子、大豆与棉花,养育着3000万生灵的广阔土地,已变成一个满目萧瑟、赤地千里的世界。


于是,与日军的入侵相比,农民眼前更为可怕的一场灾难--饥荒,已经降临河南。“在千千万万的村落中、山崖上、深涧里、陌头和阡边,都有饿得皮包骨头的人,提着篮子,拿着镰刀或系着钩子的长竿,在四处寻觅,捕捉能够救命的东西。”(李蕤《豫灾剪影》)当野菜、树皮、草根等也被吃光的时候,原本镇静的乡村和蔼温顺的农民们开始骚动起来。


本来传统的村庄,即使大多数人都未受过教育,但也都在珍视传统节日和伦常礼仪的文化背景中熏陶和成长,使得融入其间的个体将稳定的秩序看得高于一切。然而,那时的河南农村,正如一位记者所见,满眼都是毫无秩序的状态,被饥饿驱使的人们,彷佛又回到了一个“野兽般的世界”。


集市上,到处出现了抢食的现象。当有人买了油条、大饼、馒头一类吃的东西后,饥民乘其不备,突然抢下填到嘴里吃着跑开,在将被追到时,就把鼻涕、唾沫弄在食物上,弃置地上,买主往往在对其一顿痛打之后,也便放弃了那被弄得肮脏不堪的食物。有的村庄,饥饿的农民们,聚众强入殷富的人家,取走他们能够带得动的任何东西,冲入麦田抢走田间的谷物。杀人越货的事件增加了,暴力的攻袭和劫掠,在乡间好像传染病一样蔓延。


严酷的现实,摧毁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在郑州,一对疯狂了的夫妇,为了在他们离家去找食物时,孩子们不会成为他们的累赘,就把他们的6个孩子绑在树上。在心智慌乱之中,有一对父母,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杀死,只是因为不愿听到他们嚷着要东西吃的声音。一无所有的父母,为了换一口活命的粮食,毫不犹豫地卖掉自己孩子,女孩子们也会被外地来的妓院老板以极低的代价带走。更有绝望的家庭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卖掉,换一顿最后的饱饭,然后自杀。曾经温情脉脉的乡村中,维系人心的传统伦理:道德与礼仪、亲情与怜悯统统都荡然无存。


在这样一个人间,人们该如何应对那无尽的苦难?


无奈的逃难


1943年春,修武县境内,能吃的东西全都吃了,人们还是填不饱饥肠辘辘的肚子。西村乡当阳峪村是个1500人的村子,1942至1943两年多的时间内便有1000多人相继死去,大道旁、草屋内,饿殍遍野,饥尸纵横。死亡的威胁下,大量的村民流落他乡。农民韩黑旦,先是让年仅11岁的长子随人逃荒出走,随后他也携带妻子和4岁的幼子去山西逃难,仅走到30里外的双庙乡境内,幼子就已饿死途中。


而与此同时,在十几里外的杨楼村,杨秀山一家已到了随时都会被饿死的地步,他们也决定要外出逃荒。因本家有个姐姐出嫁在徐州东边的海州,听说那边生活好,便决定投奔,以图有个照应。那时往徐州去,必须由开封搭火车,于是,一家5口人一边讨饭一边赶路,去往开封。一路上不时见到饿死在路边的尸体,有的衣裳也被脱去。在开封车站,到处都是往东逃荒的灾民,火车是露天货皮车,人们拚命地往上挤,有的踩着别人的头向上爬,不时听到阵阵惨叫声。火车开动后,有的家庭,有人上车了,有人还未上去,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无论谁听了都会掉泪。而在车站周围,一些被挤散走失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有的守在原地不敢离开,最后就饿死在那里。


也是在那时,博爱县的寨豁山区,百分之八九十的农户已断炊,无可奈何,就挖野菜、捋树叶、刨草根、剥树皮,维持度日。很快,树叶被捋光了,草根刨净了,嫩绿的小树被剥得白白的,但饥荒仍在加重,于是,陆陆续续的,山区总共的2000多户人家中,有1600多户,开始逃难而去,他们沿途乞讨,远走他乡。


在孟县,那些年景,兵、旱、蝗、疫等灾害几乎一起袭来,其程度之深,时间之长,都是历史罕见,全县共死亡3万多人,至少10万余人外出逃命。那时,黄河北岸已被日军占领,南岸的渡口则被国民党军队常年关闭,一部分西逃的难民只有每逢清晨薄暮,用囊带、葫芦作为救生圈,泅过危险的激流,偷渡黄河,逃亡西安、宝鸡。还有一些逃荒者,则徒步跑到沁阳,挤上道(口)清(化)铁路的闷子车,辗转逃到豫东、苏北、皖北一带贩卖估衣、首饰等,有不少妇女儿童被带到那里后则被卖给富家当起了杂工、小妾和童养媳。


河南省的西南数县,是那场灾难影响较小的区域,田野里,秋禾一片青葱,蓬蓬勃勃,生机盎然。然而,从舞阳往西,在许(昌)南(阳)公路上,却又有着另一种惨相:一辆辆推车,推着灾区出来的妇女,有的在啜泣,有的带着泪痕,有的躺在车子上用手蒙着脸……这些大都是来自许昌、临颍一带的妇女,是被“人客”贩卖到南阳、镇平、内乡一带去“逃活命”的。


那时,在几乎遍及全省的灾区内,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县城,每一座车站,每一条公路都在经历着相似的故事与苦难。


一批批面黄肌瘦的人们,或数十口成群结队,或一家人扶老携幼,纷纷走出他们的村庄,走出他们或许从未离开过的县境,然后与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经历着同样的命运而又素不相识的人们走到同一处难所,又交汇到同一条公路,最终,在饥饿的河南,聚集成一个300万人的难民潮。


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目的地,只有十万火急的大逃亡,不自觉的,他们将生的希望寄托在通向外省的铁路上:顺津浦路南北逃亡江苏、关外者有之;顺京汉路南北逃亡湖北、河北者有之;更多的是顺陇海铁路逃向陕西。


拥挤的洛阳


1941年夏天,在度过了一段频繁的空袭之后,洛阳城内出现了暂时安定的景象。


洛阳历为豫西重镇,又是各种物资集散地,抗战时期,洛阳的铁路、公路、河运依然通畅,成为河南交通的中心,客商云集,商业极盛一时,对日益兴隆的走私生意更是个大转运站和仓库。不仅如此,随着开封的沦陷,1939年底到1942年,河南省政府也迁居到洛阳,这里便成为当时河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一个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城中,汇聚了十几家报纸、通讯社,300余辆汽车,街上随处可见半西式的商店,城里的10万多居民干着各行各业的城市营生。


那时,正在洛阳的格兰姆·贝克,看到这座临近前线的城市没有成为一座死城,反而“显得蛮兴旺”,近郊铁路、机关区、天主教会、基督教会、飞机场、发电厂等等都在运转和活动,这幅景象使他感到“吃惊而又高兴”。


对于偶然的空袭,人们已可以镇静地对待,城中的娱乐场所也很快恢复了活力。电影院中放映着战前的影片或是美国的那些刺激性的影片,另有三四家戏院在在上演中国传统戏。城角出现了草棚茶馆,来自各地的各种艺人,说评书的、唱大鼓的、唱河南坠子的,应有尽有。格兰姆·贝克说:“在花钱才能买到的乐趣之外,生活在洛阳,也像在国民党的其他大城市一样,还有一些可以自由享受的惬意的事儿。”


然而,也就在这时,一个被饥饿和绝望驱赶着的难民潮,开始光顾到这座城市。与洛阳那段惬意的时光同时并存的,是更多人生死挣扎的故事和刻骨铭心的苦难。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GD6s_L53NPU/483083.html